迎接影音時代的來臨

新建 YouTube 頻道 如下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paul0224/

張貼在 其他, 未分類 | 發表留言

迎接社群時代的來臨

Keep Drifting @ FaceBook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Keep.Drifting

張貼在 其他 | 發表留言

Speed Secrets 2 (2/2)

– 出彎 –
輪胎作用於地面的是什麼? 可以幹嘛?
怎麼樣可以出彎比別人快? 早一點加油出彎? 還是出彎的時候給多一點油? 那怎麼樣才能早一點加油出彎? 那又怎麼樣才能多給一點油出彎呢?
 
– 入彎 –
煞車跟轉向的關係是? 煞車的輕重如何影響車身的動態? 轉向的快慢, 又如何影響車身的動態?
煞車的輕重跟轉向的快慢跟車子設定上的平衡, 還有彎道半徑的大小有什麼關係?
什麼是左腳煞車? 有什麼好處? 什麼車子適合左腳煞車? 那什麼樣子的人適合練習左腳煞車?
什麼是帶著煞車入彎, 對車身的動態有什麼影響? 什麼樣特性的車子更適合帶著煞車入彎? 又什麼樣特性的彎道更適合帶著煞車入彎?
延遲煞車跟彎中車速有什麼關聯嗎? 那延遲煞車的好處跟壞處是?
 
– 彎中 –
彎中的平衡是什麼意思? 對車子的彎中極限有什麼影響?
機械設定如何影響彎中的平衡? 空力設定又如何影響彎中的平衡? 那煞車油門跟方向盤的操控呢?
 
– 陌生的彎道 –
對於陌生的彎道, 我有辦法事先決定行車路線嗎? 如果沒有辦法? 那我什麼時候決定行車路線? 而又是如何決定的呢?
天份跟經驗有什麼不一樣, 兩者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? 面對陌生的彎道, 天份跟經驗又是如何運作的呢?
 
– 適應力 –
推頭或甩尾分別發生在入彎, 彎中, 或出彎的時候, 要怎麼救?
遇到煞車熱衰的時候, 該怎麼辦? 遇到進不了檔的時, 又該怎麼辦?
整個車重的分佈, 對車子的過彎有什麼影響?
 
– 挽救失誤 –
怎麼知道失誤了? 如何提早知道失誤, 提早挽救?
 
– 個案研究 –
什麼是瞑想或觀想? 如何運用瞑想或觀想來改心智模式? 進而改變習慣跟反應?
過去, 現在, 跟未來, 這三者是什麼關係?
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, 跟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, 或者是, 跟希望未來可以發生的事, 如何影響現在? 如果會有不好的影響, 那是為什麼? 那又要如何避免呢?
 
– 超級巨星理論 –
天份跟環境如何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? 心智模式又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表現?
青少年時期的經驗如何影響人的一生?
 
– 更多的訣竅 –
覺得有趣嗎? 有感覺嗎?
想像得到嗎? 想到什麼?
上車之前有什麼想法?
帶著什麼樣的想法上車?
 
– 車手都應該回答的問題 –
早一點? 晚一點?
左一點? 右一點?
急一點? 慢一點?
輕一點? 重一點?
快一點? 慢一點?
短一點? 長一點?
 
張貼在 賽車運動 | 發表留言

Speed Secrets 2 (1/2)

感謝同事 Z, 前一陣子又主動借了一本 Speed Screts 2 給我. 這兩天終於翻完了, 想整理一下. 不過, 為了不破壞別人看這本書的樂趣, 只敢用 "提問" 的方式, 來提示個人從書中看到的重點.
 
– 完整的職業車手 –
"車手" 這兩個字, 是什麼意思? 那 "職業車手" 又是什麼意思?
"職業" 是什麼意思? 職場上, 除了 "專業技能" 之外, 也需要一般的 "職場技能". 那 "職業車手" 的 "專業技能" 跟 "職場技能" 各是什麼?
"成功的職業車手" 跟 "可以把車子開得很快的人" 有什麼不一樣?
 
– 學習 –
我整理這篇心得 (跟別人看這篇心得) 的動機是什麼? 我們花了時間跟心力, 希望從中獲得什麼?
所謂的想要 "開得更好", 或 "開得更快" 是什麼意思? 我感覺得出自己 "開得不夠好", 或 "開得不夠快" 嗎? 那我感覺得出 "好壞" 跟 "快慢" 之間的差別嗎?
會騎腳踏車嗎? 還記得第一次開始學騎腳踏車的心情嗎? 第一, 並沒有人逼? 第二, 剛開始還很容易摔倒受傷, 那幹麼還想學騎腳踏車呢?
如果摔了幾次之後, 我開始覺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學得會, 那我還會再花任何的時間跟心力繼續練習嗎? 所以, 決定讓我繼續投入時間跟心力練習的關鍵是什麼?
 
– 心智模式 –
畫畫嗎? 回想一下, 我畫得出腦袋裡想像不出來的圖案嗎? 或著是, 畫得出眼睛辨認不出來的顏色嗎?
彎道的路面上並不會真的標示有行車的路線, 那開著車在彎中所畫出的行車路線是從哪兒來滴?
同樣的問題, 煞車的入彎點, 彎中車速, 跟油門一拜的出彎點, 又是打哪兒來的呢?
什麼是習慣? 習慣是怎麼養成的? 如果想把習慣改掉的話, 又要怎麼改咧?
 
– 感官的靈敏程度 –
有哪些感官是跟開車相關滴?
坐在駕駛艙的時候, 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資訊, 哪些是跟開車相關滴? 而且是關鍵滴?
不同的車子, 有不同的過彎的極限嗎? 同一部車子, 不同的設定, 也會有不同的過彎的極限嗎?
如果每一部車子都有硬體上的過彎極限, 那車手還可以幹嘛?
那感官的靈敏程度跟車子的過彎極限有什麼關係?
 
– 壓搾極限 –
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說, "動者恆動; 靜者恆靜" (慣性), 那就 "慣性" 上來說, "減速入彎", "過彎", 跟 "加速出彎" 是什麼意思呢?
如果把車子吊離地面, 那車子還開得動嘛? 為什麼? 那車子在地面上為什麼可以動?
過彎極限是什麼? 車子的平衡, 或設定的平衡是什麼? 操駕跟車子的平衡有什麼關係?
 
– 行車路線 –
任何一個彎道都有幾何學上的最佳過彎路線嗎? 幾何學上的最佳過彎路線, 一定是實務上的最佳過彎路線嗎? 為什麼?
彎道半徑的大小, 會影響過彎路線 (Apex 的早晚) 嗎? 為什麼?
就 "行車路線" 來說, 單看一個彎, 跟同時看由多個彎所組合而成的複合彎, 有什麼不一樣?
賽道上有分重要跟不重要的彎道嗎? 怎麼決定彎道的優先順序呢?
 
張貼在 賽車運動 | 發表留言

RB 660: 獨騎 – 羅馬公路 (2)

上次 (04/12, 2009) 跑 "樹林 <=> 羅馬公路" 來回的里程時間如下:
 
0) 樹林 <=> 羅馬公路 = 22.200 km/h (122.060 km / 5:28:18)
1) 湊合橋 = 24.900 km/h (21.910 km / 0:52:37)
2) 角板山 = 17.459 km/h (14.530 km / 0:49:56)
3) 桃源仙谷 = 23.351 km/h (25.200 km / 1:04:45)
4) 關西 = 27.580 km/h (15.820 km / 0:34:25)
5) 福山路 = 20.607 km/h (15.770 km / 0:45:55)
6) 樹林 = 21.444 km/h (28.830 km / 1:20:40)
 
比起來, 這次的里程數多了 16 km, 不過, 均速卻是慢了 0.8 km/h. 回想了一下, 可能的原因有:
 
1) 上次插花人家的車隊, 人來瘋, 整路尬車. 這次是自己一個人埋頭苦幹.
2) 上次途中休息了 13 次, 這次只有 6 次. (包括爬新坡一街之前, 停下來登錄里程時間的一次)
 
掐頭去尾之後, 再跟這次的里程時間做比較: (括號中為上次的時間)
 
0) 湊合橋 => 關西 = 2:43:13 (2:29:06 +14:07)
1) 湊合橋 => 角板山 = 0:53:22 (0:49:56 +03:26)
2) 角板山 => 桃源仙谷 = 1:10:24 (1:04:45 +05:39)
3) 桃源仙谷 => 關西 = 0:39:27 (0:34:25 +05:02)
 
接著, 只看 "湊合橋 => 角板山" 這一段, 再把前兩次 "雙北" 所跑出來的時間, 列出來做一個比較:
 
– 湊合橋 => 角板山 –
1) 雙日雙北 (03/01, 2009) = 0:51:52 (0:49:56 +01:56)
2) 羅馬公路 (04/12, 2009) = 0:49:56 (目前最佳時間)
3) 一日雙北 (06/06, 2009) = 0:52:36 (0:49:56 +02:40)
4) 羅馬公路 (03/19, 2010) = 0:53:22 (0:49:56 +03:26)
 
1) 跟 2) 是插花人家車隊尬車, 而且, 沿路又休息比較多次, 所以, 時間上, 本來就應該比較好看些. 3) 是自己一個人在大熱天騎 "一日雙北", 配速加天氣熱, 騎得慢一點, 倒也還可以接受. 可萬萬沒想到, 這一次中程的羅馬公路 (4), 竟然會騎得比上一次長程的一日雙北 (3) 要來得慢. 這可傷腦筋了…
 
想了一下… 1) 跟 2) 雖然是原廠較重的齒比 (前 52/42T + 後 14-28T, 最輕齒比 = 26/39), 而且, 又是比較重的鋼製前叉. 不過, 據說, 鋼叉比較 Q, 而且, 那個時候, 還有軟軟的原廠車椅, 車椅跟 BB 之間的水平距離 (Saddle-Setback) 也比較小, 再加上 Tranz X 的 30 度的高角度龍頭, 上把位跟車椅面沒有落差, 所以, 屁屁跟手掌的壓力就比較小, 比較適合低強度的長途騎乘.
 
3) 雖然是齒比較輕的 Sora (前 50/34T + 後 11-28T, 最輕齒比略輕於 32/39),  而且, 又是比較輕的鋁製前叉. 不過, 據說, 鋁叉比較顛, 而且, 那個時候, 己經換成了 Zoom 3D 的 10 度仰角超短龍頭 (50 mm), 上把位略低於車椅面, 手掌的壓力比較大, 就容易比較快疲勞. 所以, 從明池下到百韜橋之後 (113.840 km 之後), 在要進到員山的路上, 整個騎姿就垮掉了哩~
 
4) 跟 3) 比起來, 更慘… 更硬 (一滴滴) 的車椅 (Velo VL-1133), 更低的車把 (降了 30 mm, 到底了)… 手掌跟屁屁的壓力更大, 更容易提早疲勞… 果然, 在到桃源仙谷之前 (66.830 km 之前), 又是整個騎姿就垮掉了… 接著, 就只能苦撐著騎回新店了… 不過, 就算騎掛了 (騎了 137.310 km 回到山下之後), 最後還是抽車硬爬新街一街 (平均坡度 = 13.54%) 回到了家. 而且, 還騎出了 08:41 的時間 (強度), 算是小小地出了口怨氣唄~ (騎垮了, "祝未爽耶"…)
 
唉~ 還不都是因為看到了環法選手的座駕, 高車椅配低車把的大落差超帥的~ 也覺得自己騎了這麼一陣子, 應該可以挑戰一下. 結果, 還是掛了… 不過, 我會繼續努力滴~ 哇哈哈~
 
張貼在 其他 | 發表留言

Giant Neo: 雨騎 – 吳江周莊來回 (2)

一路從吳江的花港村騎到了同裏古鎮之後, 算是習慣了當天的氣溫了吧. 所以, 要再從同裏古鎮出發往周莊的時候, 我就把風衣給脫啦~ 剛開始騎的時候, 還真是有點冷. 可等把體溫給騎了上來之後, 就只剩一滴滴的冷. 我超怕熱的, 一滴滴的冷, 是我最喜歡的騎車溫度說…
 
離開了同裏古鎮之後, 先騎了一會兒的柏油路, 接著, 就轉進了水泥路. 哇~ 水泥路真的是有夠滑的, 騎起來很沒有安定感哩~ 剛好, 我騎車又有個壞習慣, 喜歡貼著路緣走. 結果, 一個分神, 前輪就往右掉出了路面, 接著, 後輪又往左前方甩了出去… 還好, 平常有在練, 沒在怕的… 就扭了一下, 硬是把車子給平衡住, 然後, 就若無其事地繼續給他騎下企… (不過, 還是嚇了 V 一跳…)
 
後來, 上 Google Maps 查了一下, 這條水泥路應該就是 "東關路", 介於同裏湖跟白蜆江之間. 而且, 從衞星空照地圖上看起來, 這條路應該是超美的. 路的兩邊各有小河渠, 而路跟河渠的中間, 則是綠油油的田. 真的是水鄉哩~ 只可惜, 當天起大霧, 超低的能見度, 什麼都沒看到…
 
騎著騎著, 終於又接回了柏油路, 騎起來就踏實多了. 沒一會兒, 右手路邊出現了一塊超大的石頭, 刻著 "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". V 示意停車照相, 就下車小玩了一下下. 這個時候, 剛好也已經到了中午, 就接著休息放飯了.
 
這下可傷腦筋了… 我背包裡只剩兩個橘子耶~ 怎麼放飯呀~ 我頭一次跟 V 騎這種比較長途一滴滴的路線 (之前只一起騎過一次短短的風櫃嘴), 而且, 又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吳江… 我還以為是騎到定點, 然後大喀當地的風味餐滴~ 所以, 根本就沒準備食物… 怎麼會這樣?
 
還好~ V 好像有多帶了一滴滴… 結果, 我就拿了一顆橘子給 V, 然後 A 了一包科學麵, 還有兩條不一樣的巧克力棒回來. (另外, 出發的時候, 就已經 A 一罐運動飲料了) 這麼冷的天氣, 最好當然是來碗熱呼呼的湯呀麵呀什麼的. 不過, 餓的時候, 科學麵跟巧克力棒也很 OK 唷~
 
吃著吃著, 雨開始滴了下來, 而且, 還越變越大. 趕緊把風衣再穿了起來, 把帽子也給戴了起來. 一會兒, 吃完了, 就出發了唄~ 我騎的是平價的賣場車, 有擋泥板哩~ 下雨騎, 沒在怕的啦~ 不過, V 騎沒有檔泥板的小折, 可就辛苦了. 沒一會兒, 褲子就全都濕了. 再一會兒, V 示意要靠邊停車. 原來, V 裡頭還有件車褲哩~ 就把濕掉的長褲給脫了.
 
這麼冷的天氣, 下半身只剩一件短車褲的 V, 馬上騎得唉唉叫哩~ 不過, 還好, 騎沒兩下子, 就到周莊了. V 說, 周莊太商業化了, 而且, 經營不善, 沒什麼好逛的. (我看網路上也都這麼說) 所以, 我們就在外圍晃了. 晃到了附近的一個藝術村, 遇到了一間腳踏車店, 叫做 "螞蟻兄弟", 是自有品牌.
 
"螞蟻兄弟" 裡頭, 還有前捷安特員工唷~ 大家都挺熱情滴, 尤其是對 V 的 Dahon JP8 Dragon (機構跟塗裝), 簡直是讚不絕口哩~ "螞蟻兄弟" 專攻給風景區裡頭代步用的 "迷你" 腳踏車, 算是挺有創意滴. 不過, 對喜歡長途騎乘, 偏好運動型車款的我來說, 那種迷你到整個車架幾何完全跑掉的設計… 就有點瞎了.
 
被雨淋到全身濕透的我, 才剛停下來沒騎車一下下而已, 就被涷成了一根大冰棒, 還冷到有點小抖唷~ 不過, "螞蟻兄弟" 裡頭的人, 真的是太會哈啦了啦~ (對腳踏車超有熱情的…) 所以, 就還是陪著哈啦了好一會兒. 好不容易, 哈啦完了, 雨也停了, 就開始往回騎了唄~
 
回程走的雖然是不同的路線, 不過, 拜大霧之賜, 也沒什麼風景好看, 就趕路了唄~ 騎著騎著, 咦~? V 越騎越慢了哩~ 再過一會兒~ V 示意靠邊休息. 休息的時候, 我又 A 了一條巧克力棒. V 自己也吃了一隻. 我本來以為, V 是騎到沒力了. 不過, 後來才知道, 原來, V 是騎到肚子餓虛掉了.
 
吃完了巧克力, V 又生龍活虎地騎了一下下, 然後, 就又慢了下來. 我倒不以為意, 因為, 反正我就是跟在後面傻傻地騎, 放空就對了. 然後, 也是後來才知道, 原來, 那根巧克力棒的熱量, 只讓 V 撐了 10 來分鐘… 哇咧~ 早知道, 我不要 A 那麼多零食, V 不就不用騎得那麼辛苦了? 哈哈~ (雖然, 零食都是 V 主動拿給我的啦~ 我只不過是 "茶來伸手, 飯來張口" 而已啦~)
 
其實, 我從周莊一往回騎沒多久, 身體一熱了起來, 就好很多了. 而且, 雖然我吃的東西跟 V 是一樣多滴, 不過, 我一整路可是一點餓的感覺都沒有哩~ 可能是我早餐吃特別多吧~? 好里佳在~ 好不容易, 最後終於還是龜回了花港村. 我看 V 的車速也拉了回來, 應該是也恢復了吧~? 大概地整理了一下裝備, 換過了衣褲之後, 就去吃麵囉~ 哇~ 真爽~ 不過, 當地的麵超大碗的, 就算又餓又冷, 還是沒能吃完, 真是給他三條線…
 
整趟騎下來, 還蠻順的. 希望下次天氣好的時候, 還有機會可以再過來騎一次. 這樣才看得到水鄉的盧山真面目呀~
 
 
 
同裏 (官網) => http://www.tongli.net/big5/
 
張貼在 旅行 | 發表留言

RB 660: 獨騎 – 羅馬公路 (1)

騎車不環島, 像話嗎? 不過, 真要丟下工作, 拋家棄貓 (膝下無子), 硬是湊出連續的一兩個禮拜來放空, 還真的是有點難度呢~ 還好, 咱家的小藍 (RB 660), 後來插花了人家的車隊, 跑了一趟 "雙日雙北". (03/01 ~ 02, 2009) 就當作是 "迷你版" 的小環島了唄~ (自我感覺良好地催眠自己中…)
 
不過, 我說 "雙日雙北" 是 "迷你版" 的小環島, 也不算是亂哈啦的~ 因為呢~ "雙日雙北" 的確是符合了環島的 "三字訣", 那就是 "連百環" 呀~ 對於 "連百環" 這個 "三字訣", 我個人的解釋是這樣滴:
 
1) 環字訣: 路線穿越中央山脈, 橫貫東西兩邊, 來回繞了一圈 (地理上面的意義)
2) 百字訣: 單日里程破百 (運動強度高低 x 運動時間長短)
3) 連字訣: 連續多日的騎乘 (雖然… 只不過是最低消費的… 連續兩天而已啦~) (運動次數頻率)
(運動三要素: 強度 x  長度 x 頻率)
 
好唄~ 既然已經用了 "雙日雙北" 來幫我的 "環島" 夢給解套, 那就先不管環島了唄~ 還是先靜下心來, 把 "阿柔洋" 跟 "汐平" 撿回來繼續跑唄~ 騎著騎著… 結果, 在跑了一趟 "樹林 <=> 羅馬公路" 來回之後 (122.06 km, 04/12, 2009), 我突然又發了神經, 想說那來跑個 "單日雙北" 好了~ 沒想到, 咱家的小朱 (RB 660), 後來 (06/06, 2009) 還真的傻傻地去跑了趟 "單日雙北" 哩~
 
以 le Tour de France 2009 (環法) 來說, 各站 (共 21 站) 里程數的統計數據如下:
 
Type x Count: Average (Min / Max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平地站 x 10: 190.05 km (164.00 / 211.50)
丘陵站 x 1: 200.00 km (200.00 / 200.00)
高山站 x 7: 180.57 km (159.00 / 224.00)
個人計時賽 x 2: 28.00 km (15.50 / 40.50)
團隊計時賽 x 1: 39.00 km (39.00 / 39.00)
 
計時賽是高強度短里程的比賽, 所以先不看. 在剩下 18 站的平地, 丘陵, 還有高山站裡頭, 里程數最短的, 是 159 km 的高山站; 而里程數最長的, 也還是 224 km 的高山站. 再回過頭來看 "單日雙北", 我跑的路線是: 新店 => 三峽 => 北橫 => 宜蘭 => 北宜 => 新店. 整趟跑下來是 222.27 km.
 
所以咧~? 如果說, "雙日雙北" 是迷你版的小環島; 那麼, "單日雙北" 就是單站版的環法賽, 抑或者是說, 就是少了在石板路上 Off-raod 的春季古典賽 (如: 250 km 的 Paris-Roubaix) 囉~ 嘿嘿~ 瞭解了 "單日雙北" 在我心目中的意義跟地位之後, 接下來就好哈啦了…
 
跑 "單日雙北" 其實還蠻傷的 (傷手掌, 手腕, 屁屁, 還有最重要的… "心情"), 可沒想到, 前一陣子我又發神經了, 想說, 那今年再來跑一趟 "單日雙北" 好了. 接著, 為了準備這個年度盛事, 在 12/06 (2009) 到 02/26 (2010) 之間 (82 天內), 我就跑了 10 趟的 "新店 <=> 坪林" 來回, 跟 2 趟的 "新店 <=> 頭城" 來回 (即 "北宜來回").
 
接著, 我又特別請了一天假 (03/19, 算是出差的補假), 打算再跑一趟 "新店 <=> 羅馬公路" 來回, 先探個路. (哇~ 扯了這麼遠, 鋪陳了這麼久, 總算哈啦到主題了…)
 
早上 (03/19 當天) 先載銀副駕去捷運站, 回家後再摸兩下, 就牽著小朱 (RB 660) 出門了. 今天打算騎: 新店 => 安坑 => 三峽 => 台 7 乙 => 北橫 => 羅浮 => 關西 => 台 3 (台 3 乙 + 台 4) => 三峽 => 安坑 => 新店. 然後, 大概是每騎 60:00 就休息補給一下唄~ 結果, 整趟跑下來大概是這樣滴:
 
0) 新店 <=> 羅馬公路 = 21.400 km/h (138.250 / 6:27:17)
1) 新店 => 湊合橋 = 23.980 km/h (27.810 / 1:09:35)
2) 三峽 => 角板山 = 16.224 km/h (14.430 / 0:53:22)
3) 角板山 => 桃源仙谷 = 20.957 km/h (24.590 / 1:10:24)
4) 桃源仙谷 => 關西 = 23.559 km/h (15.490 / 0:39:27)
5) 關西 => 車寮 = 23.150 km/h (31.060 / 1:20:30)
6) 車寮 => 新店 = 21.988 km/h (23.930 / 1:05:18)
7) 新坡一街 = 6.495 km/h (0.940 / 0:08:41)
 
張貼在 其他 | 發表留言

Giant Neo: 雨騎 – 吳江周莊來回 (1)

這次出差原本只有 2 個禮拜 (03/01 ~ 12), 中間跨了一個周末 (03/06 ~ 70), 工廠的 V 約了一個 "吳江 => 蘇州" 在禮拜六 (03/06), 還有一個 "蘇州 => 吳江 <=> 周莊" 在禮拜天 (03/07). 可惜, 星期六下雨, 就沒成行了. ("吳江 => 蘇州" = 我先坐車到吳江, 把車騎回蘇州; "蘇州 => 吳江 <=> 周莊" = 我先從蘇州騎到吳江跟 V 會合, 然後, 再一起騎 "吳江 <=> 周莊" 來回)
 
本來想說, 在大陸騎車耶~ 超 high, 超期待的啦~ 哪知, 雨說下就下了~ 真是掃興耶… 可沒想到, 後來工廠試產遇到問題, 我回台灣的時間要往後延個幾天 (03/17), 多跨了一個周末 (03/13 ~ 14). 結果, 最後還是真的被我騎到了 "吳江 <=> 周莊" 來回. 真是帥呆了~
 
原本星期六 (03/13) 是要跑 "吳江 => 蘇州" 的, 不過, 臨時被通知當天還要進工廠看試產, 所以, 就又殘念了. 這樣一來, 星期天 (03/14) 就又變成是, 我先坐車到吳江跟 V 會合 (牽車), 然後, 再一起騎 "吳江 <=> 周莊" 來回… 又少騎了 "蘇州 => 吳江" 這一段… 唉呀呀~
 
星期六晚上, 網上的氣象報告說隔天會下雨. 星期天早上, 特別提早起來看天氣. 哇~ 大霧耶~ 很有下雨的 Fu 哦~ 馬上跟 V 通了電話, 結果, 我們還是勇敢地決定給他衝了. 因為, V 環過 (台灣) 島唷~ 下雨應該是沒在怕的吧? 而且, 氣象說是下雷陣雨, 只要下的時候, 躲一下, 應該就 OK 了吧?
 
先在飯店吃了早餐, 並且 A 了三顆橘子進背包, 準備騎車的路上吃, 再坐車到吳江跟 V 會合. V 騎的是 8 段變速的雙避小折 Dahon JP8 大陸版 Dragon, 而我騎的則是跟 C (V 的同事) 借來的 18 段變速雙避震 (Full Suspension) 鐵車 Giant Neo.
 
捏了一下 Neo 的輪胎, 氣壓好像不太夠, 不過, 現場的打氣筒打不太順手, 而我帶的隨身型打氣筒, 打起來又慢. 後來, 就想說, 反正是軟軟的雙避震, 輪胎打得再硬, 騎起來還是軟, 那還是別白費力氣了唄~ 就放棄打氣了~ 只調了個車椅的高低, 就出發了~ 因為, 我也想說, 反正只是跟車而已呀~ 而且… 跟的還是小折… 平地應該是我的 "鐵" 車慣性比較好唄~?
 
其實, Neo 煞把的位置有點調得太高了, 拉的時候, 會讓手掌變成水平的, 然後, 手腕就折到了, 不過, 因為今天跑的是平地路段, 煞車並不重要, 而且, 也想說, 早一點出發唄~ 就懶得再花時間調整了. 另外, 還有想說, 如果可以直接把龍頭給降到底的話, 趴一點應該還會更好騎唷~ 呃… 我好像太機車了… 不過, 反正只是心裡頭想想而已, 又沒真的亂動人家的車…
 
十來度的陰天, 算冷吧~ 所以, 我短袖的車衣裡頭, 多穿了件長袖的排汗衫, 最外面再套上一件薄風衣. 一開始還覺得冷, 可騎沒幾分鐘, 身體一熱了起來, 就覺得悶熱了. 不過, 因為是休閒騎, 沒在拉強度, 怕脫了風衣反而著涼, 不太划算呢~ 就繼續穿著了~
 
吳江這邊挺有趣的, 大馬路旁邊都有電瓶車跟自行車的專用車道, 算安全唄~ 而且, 路都是又大又直的. 這要是有一整隊的公路車 (RB) 來輪車, 應該挺爽的吧~ 另外, 在專用車道裡頭, 好像是要靠左騎嗎? 是因為騎比較快的原因嗎? 並不是很瞭… 我一開始還是都靠右騎哩~ 後來才跟著 V 靠左騎…
 
騎著騎著, 就到同裏古鎮了. 超帥的~ V 直接亮廠牌, 我們就給他騎進去了. 哇~ 這邊比蘇州的老街熱鬧有趣多了~ 不過, 因為我們是騎車, 就只能走馬看花, 大概地逛一圈. 很多地方, 牽著車不方便進去看, 而且, 其實也沒時間進去看啦~ 因為, 還有周莊要跑呢~
 
同裏古鎮裡頭, 幾乎都是石板路吧~ 而且, 路還都高高低低的. 這對雙避震的 Neo 來說, 可是如魚得水呢~ 兩三階高以內的階梯, 要上就上, 想下就下, 如入無人之境呢~ 一整圈逛下來, 印像最深刻的, 還是魚鷹 (鸕鷀). 竟然有魚鷹跑給漁夫追的, 真是太可愛了~ 其它的, 我就不亂哈啦了~ 官網上都有, 有興趣的, 再自己看唄~
 
逛完之後, 喝了口水, 吃了個橘子, 再上個洗手間, 就上馬繼續往周莊騎囉~ 耶~
 
 
 
同裏古鎮 (官網) => http://www.tongli.net/big5/
 
張貼在 旅行 | 發表留言

Life Fitness 90C: 踩踏功率 – 車速與坡度

前一陣子在網路上爬文的時候, 無意間逛到了一個計算風阻跟輸出功率的網頁. 只要在網頁上輸入以下的數據:
 
1) 車速
2) 風速
3) 重量 (應該是車手 + 車子, 以我為例子的話, 六十幾 kg 的人 + 十幾 kg 的車 = 80 kg)
4) 坡度
 
就可以得到以下的結果:
 
1) 秒速 (車速)
2) 風阻
3) 輸出功率
4) 消耗卡路里
 
這個網頁還蠻好用的, 只可惜, 是用角度跟英制單位計算的, 在使用之前, 還要先把手上原本以坡度 (%) 跟公制單位計算的資料給轉換過. (我個人是建了一個 Excel 表, 用 Excel 內建的函數在轉換單位啦~ 所以, 就只有普通麻煩而已…)
 
另, 網頁還說, 人在騎腳踏車的時候, 所消耗的熱量只有 20% 的輸出效率, 換句話說, 人體消耗 100 cal 的時候, 真正輸出的只有 20 cal 而已. 所以, 如果把輸出的功率 watt, 先轉成 cal, 然後再 x 5, 就約略等於是人體真正所消耗的熱量了唄~
 
接著, 就用這個網頁, 跟以上的假設, 再搭配我騎 Life Fitness 90c (健身房的飛輪腳踏車) 的量測結果, 來驗証一下平常媒體跟網路上所看到跟聽到的數據唄~
 
環法轉播主持人說: 在計時賽的時候, 頂尖環法選手的踩踏, 可以高達 400 watt, 然後穩定地輸出長達 60:00. 甚至於, 在終點前衝刺的時候, 瞬間的輸出還可以高達 1000 watt. 不過, 一般人的踩踏, 大概只有 150 ~ 200 watt 而已.
 
以人 + 車 = 80 kg 來說, 在無風的平地上, 不同輸出功率所對應到的車速如下: (把資料填入網頁之後, 所得到的計算結果…)
 
150 watt = 37.6112 km/h => 645 cal/hr (每小時消耗熱量)
153.5174 watt = 37.9025 km/h => 660 cal/hr => 我在健身房的飛輪腳踏車上騎一個小時 (含站起來抽車攻擊 x 4), 總共會消耗 660 cal 出頭
160 watt = 38.4287 km/h => 688 cal/hr => 我在健身房的飛輪腳踏車上坐著騎, 稍微用點力, 大概可以踩到 160 watt 出頭, 不過, 我騎小朱 (RB 660) 在公路上, 幾乎是跑不太出 38 km/h 這種誇張的時速滴~
200 watt = 41.3960 km/h => 860 cal/hr
300 watt = 47.3867 km/h => 1290 cal/hr => 我在健身房的飛輪腳踏車上抽車, 可以抽到 300 watt 出頭, 不過, 只能持續 00:45 ~ 01:30, 而且, 我不太相信, 我可以在平地抽車抽到 47 km/h 這種誇張的時速…
400 watt = 52.1558 km/h => 1720 cal/hr => 約略等於環法 "個人" 計時賽的均速 (因為, "團隊" 計時賽可以輪車, 均速會更高一點)
608.9899 watt = 60 km/h
967.0523 watt = 70 km/h
1000 watt = 70.7862 km/h => 約略等於終點前平地衝刺的極速
 
以同樣的 80 kg 來說, 在無風的斜坡上, 不同輸出功率所對應到的車速如下:
 
坡度 = 5% 的時候: (5% 是舒適的緩坡)
 
150 watt = 13.1694 km/h
160 watt = 13.9754 km/h => 轉速超過 90 rpm, 算是舒適的坡度 => 小朱 (後 28 x 前 34) 在車速 13.74 km/h 的時候, 轉速就已經 90 rpm 了.
200 watt = 17.0660 km/h
300 watt = 23.9664 km/h => 不覺得我可以在 5% 的緩坡上, 抽得出 24 km/h 這種誇張的車速
400 watt = 29.8340 km/h => 環法轉播裡頭, 真的看 (聽) 得到選手以 30 km/h 以上的均速在爬坡… 跟騎小棉羊爬坡一樣快了耶… 天呀~
 
坡度 = 8% 的時候: (8% 以上為陡坡)
 
150 watt = 8.5191 km/h
160 watt = 9.0728 km/h => 轉速不到 60 rpm, 已經是可以站起來抽車的重踩了 => 小朱在車速要到 9.16 km/h 的時候, 轉速才有 60 rpm.
200 watt = 11.2609 km/h
300 watt = 16.5093 km/h => 不覺得我可以在 8% 的陡坡上, 抽出 16.5 km/h 這種誇張的車速
400 watt = 21.3974 km/h => 可以抽爆黃衫集團裡的所有對手了~ 超誇張~
 
再以同樣的 80 kg 來說, 在無風的斜坡上, 不同輸出功率所對應到的坡度如下:
 
轉速 = 60 rpm 的時候: (轉速至少要在 60 rpm 以上, 也就是車速至少要在 9.16 km/h 以上, 踩踏才會比較有效率)
 
150 watt = 7.42%
160 watt = 7.92% => 我坐著騎小朱, 至少要可以爬到 7.92% 的坡
200 watt = 9.95%
300 watt = 15.07% => 我在 15.07% 的陡坡上, 抽車轉速還拉得到 60 rpm 哩~
400 watt = 20.31%
 
轉速 = 45 rpm 的時候: (轉速至少要在 45 rpm 以上, 也就是車速至少要在 6.8719 km/h 以上, 才不會重踩傷膝蓋)
 
150 watt = 9.99%
160 watt = 10.67% => 我坐著騎小朱, 死命重踩, 要可以爬到 10.67% 的坡
200 watt = 13.39%
300 watt = 20.35% => 我站著騎小朱, 死命抽車, 要可以爬到 20.35% 的坡 => 差一滴滴就可以爬 22% 的 "逆騎阿柔洋" (據說, 硬切彎內最陡的的路線, 坡度可高達 35%) => 目前還是只有騎小紅 (MTA 58A) 不落地爬過一次.
400 watt = 27.61%
 
原來腳踏車是這麼滴科學呀, 隨便到健身房, 就測得出踩踏的輸出功率, 再隨便用數學公式一套, 就算得出踩得到的極速, 跟爬得動的坡度. 所以, 最後的結論是, "多騎車, 少打嘴炮" 啦~ 哈哈~
 
註: 最近爬新坡一街 (坡度 = 13.54%) 比較快的一次 (01/14), 均速是 7.2 km/h. 如果帶進公式算的話 (人 + 車 = 80 kg), 那我跑完坪林來回之後, 抽車的強度就還有 07:40 @ 211.8843 w.
 
 
Science of Cycling Aerodynamics (模擬計算網頁) => http://www.exploratorium.edu/cycling/aerodynamics1.html
張貼在 空氣力學 | 2 則迴響

Go Kart (17.5): 恆春南灣 – 佳好輪

其實, 上次 (2007 年夏天) 去墾丁玩的時候, 已經跑過了一次的 "佳好輪" (Go Kart). 那個時候, 覺得場地小, Go Kart 的馬力也小, 開起來並不是很爽口. 不過, 同行的親友團裡頭, 開著雙人座 Go Kart 當碰碰車玩的家長跟小朋友, 都還玩得蠻 High 的就是了…
 
這次農曆過年 (02/18), 又跑了一趟墾丁. 沒想到, 又被同行的親友團, 拖去跑了一次的 "佳好輪"… 沒辦法, 佳好輪的地點太好了… 才剛離開恆春市區, 往墾丁的方向一轉 (左轉進恆南路), 佳好輪就出現在右手邊了…
 
一停好了車, 進到了佳好輪, 哇哩咧~ 擠了個人山人海, 單人座, 雙人座, 我看只要是沒壞的 Go Kart 應該都下去擠了吧? 瞄了一下票價, 一次 7 分鐘, 單人座 NTD$100, 雙人座 NTD$200… 好像變便宜了… 這其中一定有詐…
 
1) 賽道短也就算了, 還很窄, 一下放這麼多台 Go Kart 下去, 就只是想趕快收錢而已, Go Kart 的操駕樂趣 (消費品質, 服務品質), 根本就沒在管的.
 
2) 賽場有位拿著麥克風的工作人員, 除了管東管西之外, 講話還超機車的. 因為, 太多台的 Go Kart 在場上了, 每個人只要輪流卡在賽道上一次, 工作人員就要跑進跑出忙著推車, 跟發車了. 而且, 三不五時被卡在後面的遊客, 應該會有很多客訴吧~
 
3) 雙人座的 Go Kart 明明就都是大人帶小孩在坐的, 油耗跟 Go Kart 的折舊跟本就遠低於單人座 Go Kart 的兩倍, 可是價錢卻還是單人座 Go Kart 的兩倍, 這分明就是在 "貢潘仔" 嘛~
 
不過, 作生意這一回事兒嘛~ 本來就是將本求利, 願者上鉤的. 人家賽場跟 Go Kart 的規格, 還有整個賽場是怎麼運作的, 是都看得到的, 然後, 價錢也都已經標示得一清二楚的了. 所以, 就自己覺得 Ok 的, 再買票進去玩囉~
 
好唄~ 既然是躲在親友團裡頭一同出遊, 那自然是要合群滴~ 所以, 雖然不是很想下去開 Go Kart, 參加 "花車遊行" (龜速 + 排隊塞車), 我還是拿到了票, 排隊準備下場. 整個親友團一共下去了三台 Go Kart, 1 台單人座的, 2 台雙人座的… 而我, 當然是開那台單人座的囉…
 
排隊等呀等滴, 突然想到了, 小姨子的老公 (連襟, 大小仙) 每次出來玩, 都忙著幫小朋友照相, 好像還沒開過 Go Kart 耶~ 所以咧~ 我把票往他手裡頭一塞, 然後, 就把他那 "貴聳聳" (光一個鏡頭就要好幾萬塊? 天呀~) 的相機給搶過來了~
 
銀副駕天生有個狠勁兒, 根本就沒在管那位超機車的, 拿著麥克風的工作人員, 只要一有機會就往前鑽. 賽道明明就沒那麼寬, 她才不管咧~ 照樣硬擠, 擠到整台 Go Kart 貼上輪胎牆, 然後再繼續給它掃過去… 工作人員瞪著她背影, 還來不及說什麼, 她就已經給它入彎了…
 
開完 Go Kart 之後, 銀副駕很興奮地說, 下次如果再去極限 (桃園龍潭) 的話, 她也想下去開開看. 因為, 之前她覺得極限那邊的高手比較多, 所以, 就有點不好意思下去開. 這次在佳好輪橫衝直撞出膽量跟心得了, 下次再去極限的話, 應該就敢下去開了. (不過, 我不曉得什麼時候才會再去極限哩~ 因為, 同事 Z 的老婆剛生第二胎, 很久沒有揪 "極限團" 了說… 不過, 還是恭喜 Z 先~)
 
下場去開的, 還有老丈人. 他總是一副酷樣, 我在背地裡都管他叫 "黃藥師" (雖然他並不姓黃). 老丈人算有點年紀了, 不過, 體力可好得很哩~ 還有做伏地挺身跟其他運動的習慣唷~ 開玩 Go Kart 之後, 他只撂下一句話, "方向盤太重了~" … 害我不知道該怎麼接, 只能傻笑… (就方向盤重, 玩起來才 Man 呀~)
 
最後的結論是, 佳好輪雖然不怎麼爽口, 但至少我上次跑的時候, 靠著逆甩 (入彎前把 Go Kart 左右帶), 還是可以把車尾給帶出來滴. 不過, 現在則已經變成是汽油版的碰碰車了. 這樣的品質, 搭配這樣的價位, 也許, 一方面是為了生存, 而也許, 另一方面, 則也正好反應出, 這一帶過往遊客的需求跟對 Go Kart 的認識吧~
 
(這次不想, 也沒有下場去開 Go Kart, 所以, 沒算在 Go Kart 的累計場次上, 就用 17.5 的 .5 來表示吧~)
 
 
張貼在 賽車運動 | 發表留言